校园文化

+

名师风采

何方

何方:用一生做好一件事

——何方教授从事林业教育55周年暨80诞辰庆典侧记

 

没有绚烂夺目的鲜花,没有浓香扑鼻的生日蛋糕,在庆祝何方教授从事林业教育55周年暨80诞辰活动现场,记者放眼望去,看到的是从全国各地专程前来祝贺的学生济济一堂。这些遍布神州的桃李,让经济林学科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;而他们对于何老师的感激与敬仰,也早已沉淀于心灵深处,浓得化不开……在这场由众多学生精心筹备的庆典上,所有人都被他对事业的执着所震撼,都为他高尚的师德所感动。“现在回顾我这一生,也就做了一件事情,即为经济林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做了一些事情。”这位年届八旬的老者,用朴实而平淡的话语谦逊地总结着自己的一生。其实,恰恰是这种“用一生做好一件事”的精神,让他几十年如一日,凝神静气、锲而不舍,最终成为桃李满天下、著述等身、科研成果累累的著名经济林专家和林业教育家。

老师是比父母给我更多教诲的长辈”

4月9日的长沙,阴雨绵绵、春寒料峭,我校行政楼四楼会议室里却暖意融融。来自全国各地的何方老师的学生代表汇集一堂,共同为恩师庆祝。
  翻开来宾名册,我们发现,昔日何方教授门下的那些本科生、硕士、博士,如今大多已奋战在国家林业局、中国林科院等单位,成长为我国经济林战线的主力军,而我校谭晓风、李志辉、陈建华、张日清、徐刚标等一批知名教授、博导的名字也赫然在目。正如周先雁校长所说,何方教授在55年的教育生涯中,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,他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,都深受何老师的教诲和熏陶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。“大家都说我是何老师的儿子,其实,何老师是比我父母给我更多教诲的长辈。”在座谈会上,学生们回忆起老师对自己的教诲和深远影响,言语间充满了对恩师的感激与崇敬。不论是享誉全国林业战线的著名教授,还是在商海叱咤风云的企业老总,每一个人在发言时都恭恭敬敬地站起身来。何方教授指导的第一个博士、广西林科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积余,还情不自禁地采用了他“心目中最高的礼节”表达对老师的感谢———向何教授深深地鞠躬敬礼!
  所有的学生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愿,希望十年、二十年以后,再来为恩师庆祝90、100岁生日!

50岁才评副教授也无妨

受那个特殊年代的影响,何方1981年才晋升为副教授。那年,他已经50岁!然而,这丝毫没有妨碍他取得后续的成就。1982年,学校开始招收经济林专业硕士研究生,何方负责起草了第一个培养计划,并为研究生首开《高级经济林栽培学》等三门课程。1994年,我校在全国首设经济林学科博士点,实现学校博士点“零”的突破,何方成为我校首批两位博导之一。随后的30年里,何方始终围绕油茶、油桐等经济林作物开展攻关,通过改良品种、提高产量,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他也成为国内油茶、油桐领域公认的科研领军人物。
  “我在改革开放之后才迎来了事业上的春天,”何方教授在庆典上开玩笑说,“我庆幸自己活得长!假如我60岁就走了,那可能什么都没有留下。”“学校让我多工作了10年,75岁才退休,而这个10年正是我事业的高峰期!”直至2008年,何方顺利完成最后一个科研项目,送走最后一名博士,他才“功成身退”。但回到家中的何老一天都没闲着,依然在他挚爱的经济林研究领域孜孜耕耘。退休后的几年里,他又出版了两本书:《林业科学研究思维与方法》与《何方文集(续集)》。庆祝活动当天,《何方文集(续集)》首次公开发行。当大家捧起这本长达200多万字的心血之作时,对何老的钦佩之情更加深切———因为其中每一篇论文都由他亲笔撰写!至此,他已经亲笔撰写并出版了共计520万字的学术专著,这在我国林业研究领域都是罕见的。
  在何教授家中,那满满两大箱各个年代各种款式的荣誉证书,见证了他在经济林学科领域潜心钻研的累累成就,见证了他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。然而,何老却把所有的功劳归于国家和学校,他说自己“既不聪明也不能干”,“感谢伟人邓小平,改革开放让我有机会做喜欢的工作;感谢学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。”“作为中南林的老师,我们在校内有实验室、有团队、有科研经费,在外面有基地,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,怎么能不做出点成绩来呢?”
  “有人认为,我已经工作了一辈子,应该休息休息了,但我对‘休息’的理解不太一样。我的兴趣和生活中心就是读书、写文章。”何方教授笑呵呵地说,“只要我活着,就会继续写文章、写书!”现在,何老还有一个心愿———90岁时出版一本600万字的《何方全集》。“我要力争让自己这一棒跑得更快更远,让后来的接力者在经济林研究道路上跑出更好的成绩。”

(来源: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报》2011年4月15日第357期,作者:邹 敏)